返回2015-05-044551
日前,京沪公司淮安清障大队大队长胡海平同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4月28日,胡海平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4月29日,胡海平载誉归来,京沪公司为胡海平举办了隆重的欢迎大会。交通控股工会主席陆彩明同志、京沪公司党委班子成员和党群代表等60余人出席了欢迎会。
欢迎会上,胡海平介绍了在北京参加表彰大会时的情况和感受,并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这次表彰大会是中国继1979年后时隔36年来再次对劳动模范举行的最高规格的表彰仪式。胡海平表示,成绩属于过去,荣誉归于组织和领导的培养,光荣属于全体控股职工。他将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在平凡的岗位上再创不平凡的业绩,为交通控股打造全国一流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品牌,为保障京沪高速安全畅通奉献自己的一切。
京沪公司总经理马腾飞同志号召全体员工向胡海平同志学习,并对如何开展学习胡海平同志的活动进行了部署。交通控股工会主席陆彩明同志对胡海平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全国劳模是我国劳动者的最高荣誉,目前控股系统共有全国劳动模范两名,胡海平是控股系统路桥企业第一位全国劳模。胡海平获得全国劳模称号,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成绩与荣誉,也是控股系统全体职工团结拼搏的集中体现,是全社会对我们的褒奖,是党和政府对我们高速公路工作的肯定。陆彩明主席要求所属各单位,一方面要向劳模学习并积极服务于劳模,在全系统内营造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宣传劳模、学习劳模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借势造势、借力发力,发挥好劳模的引导示范作用,为实现“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目标、为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大路“平安卫士”
——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淮安清障大队胡海平同志先进事迹
一个普通的专科毕业生,却成了闻名远近的“高速公路清障专家”;一个半路“出家”的“门外汉”,却主持编写了高速公路“清障模板”,被纳入江苏省清障系统员工培训教材;一个原来对设备技术一窍不通的财会人员,却先后带头研发了一批高效实用的装备,成为公认的技术“大师”……
他就是胡海平,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淮安清障大队大队长、党支部书记。他身形瘦削,面庞清癯,皮肤黝黑,眸子里始终闪耀着坚毅而智慧的光芒。
自2000年京沪高速公路投入运营至今,他带领一班人马,担负着淮安段全长70公里道路的保畅任务。10多年来,胡海平扎根高速公路清障工作一线,参与指挥各类事故抢险救援4000余次,解救受困驾乘人员数百名。特别是在“3.29”液氯泄漏、“6.24”丙烯腈爆炸、“3.10”多车追尾、“3.01”客车翻入边沟、“10.27”甲苯泄漏等重特大事故交通处置中,他沉着冷静、机智果敢,带领队伍出色地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为保障京沪大动脉安全畅通、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他被淮安市委、市政府授予二等功一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劳动模范”,荣膺“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身先士卒的“领头雁”
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淮安清障大队的“领头雁”,胡海平尤其注重自身修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在道路运营之初,每次碰到发生交通事故有人受伤时,目睹惨烈血腥的场面,缺少经验的清障队员往往会感到紧张和恐惧。每当这时,胡海平总是临危不惧,冲锋在前,争分夺秒抢救伤员、疏散群众、抢运货物、起吊翻倒的车辆,以实际行动为队员们树立榜样。
高速公路是重特大恶性交通事故易发多发之地,高速公路清障工作具有全天候、效率要求高、不确定因素多、安全风险大等特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对清障队员的业务技能和心理素质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此,他牵头制定了《清障人员培训考核意见》,着力开展清障队员体能技能训练、定期开展典型清障案例分析和模拟处置演习,迅速提高了清障队伍整体业务水平。
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一次次的摔打、磨练,现在的淮安清障大队已成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保畅“铁军”,成功处置了路段内一系列重特大交通事故,因为表现突出而屡获殊荣。大队先后多次被公司评为“道路保畅先进集体”、被团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被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大队党支部分别被省交通控股公司党委、省国资委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业务精通的“好能手”
进入清障大队之前,胡海平从事财务、规费征收管理工作,对道路清障一无所知,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其他队员也都是初出茅芦的“愣头青”。因此,整支队伍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需要,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他坚持和同志们一起上路作业,从最简单的日常清障学起,再到一些复杂事故的处置,不断在实践中摸索进步。闲暇时间,他坚持学习,钻研业务知识,提高理论素养,研究制定工作标准和规范流程。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使胡海平从一名普通的清障员成长为一名清障行家。
在胡海平看来,清障绝不能靠蛮干,应该有章法可循。通过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2010年,胡海平和队员们总结出了一套“清障模板”,涵盖了四大类、17项各种类型、车型清障处置方法,在实际抢险救援处置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清障处置科学化、规范化水平。2011年,他们又进一步完善内容,参与编写了一本《清障实务》教材。如今,这本教材已用于全省高速公路清障人员培训,填补了省内乃至国内清障救援理论体系的空白。
平安畅通的“守护神”
胡海平经常对队员们说,清障工作的职责就是保安全、保畅通。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全力以赴把它干好,否则我们就是不尽职、不称职。危急关头需要我们的时候,哪怕赴汤蹈火也要在所不辞。
2014年3月1日凌晨,淮安段上海往北京方向800公里处,一辆大客车翻入近8米深的边沟,车内数十名乘客被困,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求救声划破寂静的夜空,生命危在旦夕,情况万分危急。由于事故车辆落在边坡上,位置不稳定,易发生滑移,如果启用起吊设备,极有可能对受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时间就是生命。来不及多想,胡海平带领清障队员们放弃大型设备施救,徒手对受困人员进行营救。
锋利的铁皮和碎玻璃扎破了手臂、腿脚,他们全然不顾;转移伤员时,边坡陡峭湿滑,无法行走,他们硬是用肩膀排成一条“人梯”,将受困人员传递送上路面。看到等待救治的伤员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他们脱下棉衣为伤员披上。数小时的生死救援,胡海平和他的队员没人休息一分钟、喝一口水,直到将最后一名伤员被抬上救护车。
不只是救助伤员,与危化品“零距离”接触也是“稀松平常”的事。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淮安境内发生满载液氯的槽罐车翻车事故。由于液氯随风而散,人畜吸入极易伤亡。事实上,事故最终造成20余人死亡,近300人被送往医院救治(均为围观者及附近村民)。当晚6点50分,胡海平成为第一个赶到现场施救的高速公路人员。他果断建议,打开高速中央护栏,让拥堵车辆掉头撤离,保证了驾乘人员无一伤亡。而他在施救现场三天三夜没合眼,嗓子因受熏严重,此后年年发炎。
擅长创新的“智多星”
在日常的清障救援工作中,由于没有可借鉴的经验,胡海平和队友时常会碰到棘手的难题,而这也在客观上降低了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清障不是小事,它事关高速公路的畅通,更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的父亲是名医生,从小我就知道生命是最可贵的。我们快一秒,也许就能多救一个人,因此我们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胡海平说。
其实,创新是胡海平一直以来奉行的工作哲学,他不仅好学,而且特别爱“捣鼓”。在他的带领下,近几年大队钻研出了不少科研成果。
事故车的刹车常常都会“抱死”,拖车拖不动,清障人员过去都用扳手解刹,一辆大货车至少30分钟。胡海平与同事一起,研制出一种“新型清障车充气装置”,只用三分之一时间即可全部解刹,大大提高了清障效率。该成果2013年被江苏省总工会等八部门评为“十大群众技术创新成果提名奖”;事故车在被拖的过程中,常常会因摩擦而起火,“清障车车载水箱”应运而生;事故车的尾灯受损,而拖车的灯又被后面的事故车挡住,极易引发追尾事故,“升降式警灯”解决了这一难题。
几年来,他与队员集思广益,先后研制了《升降式警灯》、《清障车车载水箱》、《标志、标牌摆放推车》、《清障车与故障(事故)车辆充气连接装置》、《吸附式车辆监控视频装置》、《便携式声、光、电报警装置》、《头盔式视频录像记录仪》等一批高效实用的创新项目。其中《便携式声、光、电报警装置》2014年被江苏交通控股公司评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同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目前,该装置已在全省高速公路清障系统推广使用。
为不断提升清障作业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清障处置效率提升,多年来,淮安清障大队持续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专门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和QC小组。2014年初,以胡海平为组长的QC小组研究的提高清障救援车辆“40分钟到达率”课题成果,在江苏省QC成果发布会中获得一等奖,大队QC小组先后获得“2014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和”江苏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甘于奉献的“孺子牛”
胡海平爱岗敬业,甘于奉献,骨子里有一股激情,工作起来是个“拼命三郎”。他常年奔波在路上,24小时待命,顾大家,忘小家,取舍之间彰显出他的人生追求与价值。
由于清障救援的复杂性、特殊性和突发性,胡海平大部分时间都在单位度过,即使在家休息,一旦接到路上有重大事故的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清障队员一起奋战。逢年过节,他都放弃休息,坚持留队值班,让路远的同事与家人团聚。
胡海平同志的父母年事已高,二老都有高血压,父亲几年前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腿脚不便;儿子在上高中,他只能偶尔抽空顾及,家庭琐事、照顾老人和孩子责任则甩给了爱人。虽然工作单位离父母家路程不远,但他这些年几乎没有与父母、兄弟一大家子吃过团圆饭。
2015年春节前夕,他的的颈椎病复发,下嘴唇还长了个囊肿,医生建议他尽快手术,但他考虑到春运已经开始,且道路车流量逐渐增大,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他决定等春运后再做手术。然而,春节刚过,他的爱人又患上干燥综合症,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全身器官受损,医生要求她立即住院进行检查、治疗。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申请年休假,利用爱人住院时间,自己做了囊肿切除手术。
3月13日凌晨,还处在康复治疗期间,当他得知淮安段发生两辆货车追尾事故,造成道路完全中断后,毅然丢下需要照顾的妻子,带病直奔事故现场指挥救援,与队员奋力施救两个多小时,直到道路恢复畅通。
几年前,全省高速公路管理体制调整,当时就有人包括妻子劝胡海平到事业编制的路政大队。胡海平说:“我到京沪公司工作十年,组织上给了我这么多荣誉,这时要到路政去,心里总感觉对不起组织的培养。再说,和我一起工作的清障兄弟们又怎么看我呢?我还是留下来,继续干清障工作。”这,就是胡海平的心声。
努力干活,把活干好,这就是一种生命的质量,就是一种人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