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21-05-154498
自江苏交控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坚持以小切口实现大作为、以试点探索带动全面推进,形成了许多针对性操作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案例。为了用好改革试点“前哨站”,我们将陆续分享一些优秀案例,供各单位在推动产改中交流、借鉴。
赋能员工促发展 匠心独具育人才
——宁沪公司清障岗位自主技能等级鉴定案例
(省部属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谋划、推动的重大改革,是党和国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部署。宁沪公司作为清排障岗位技能鉴定试点的承办单位,开拓创新,探索前行,努力把试点项目建成政策的落实地、问题的发现地、创新的策源地、成果的集聚地。经过近2年的努力,排障岗位自主技能等级鉴定项目渐入佳境、成效显著,先后被《工人日报》《中国工人》《新华日报》专题报道。
一、引言
宁沪高速公路作为长三角经济的“黄金大动脉”,为促进长三角地区互联互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升过往驾乘人员交通畅行的体验感和品质服务的体验感,据统计,2019年宁沪公司清障总量为2.4万起,占江苏交控清障总量的21.6%;2019年清障救援20分钟到达率为98.37%,其中超大流量的沪宁高速东段10分钟到达率为83%。2020年1月1日,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后,全国形成“一张网”运营新格局,呈现通行车辆多、收费特情复杂、清障任务重等特点。现有清障队伍的人员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短缺、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培训有效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提升交通畅行的体验感和品质服务的体验感,进一步提高清排障岗位“三大能力”即:应急反应能力、现场救援能力、综合业务能力,宁沪公司根据《新时代交通控股系统职工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拓宽“纵向有深度、横向有宽度、晋升有标准、发展有空间”的员工成长通道,以清障岗位为试点,开展清障岗位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一个“融”字,积极取得多方支持
在江苏省人社厅的有力指导下,宁沪公司成立了公司领导挂帅、职能部室牵头、外部专家和清障骨干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联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人社厅对制度设计、机构设立、编写评价规范和考评题库、模拟测试等进行了过程指导。江苏交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具体负责培训实施、考评组织、专家库管理、证书发放等具体实施工作。江苏交控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出台了技能岗位、技术岗位管理办法,指导建立等级认定、岗位设置、跨类互转等标准,为实现管理、技术、技能岗位互联互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一个“创”字,抓住改革关键环节
由于业内尚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为科学有效地推进工作,一是主动对接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取得支持与帮助,确定了“现状调研——体系编写——择点试行——通道发展”四步走的基本路径。二是在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协调下,选定了与清障员职业性质较为相近的“救援机械操作员”(职业编码6-30-02-05)作为参照职业,解决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中没有“清障员”职业的难题。三是会同外部专家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清障业务,掌握其职业特性、岗位要求、工作流程、安全风险、装备配置等情况,进一步梳理归纳清障岗位职业特点、各等级要求。四是全面搜集与清障业务相关的制度、标准、规程以及国内外文献,覆盖设备操作、事故处置、现场组织、资源调配、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全流程,为编写评价规范和考评题库提供素材支撑。
(二)强化一个“实”字,确保政策落地落细
按照编写规则,搭建体系框架,形成职业鉴定体系。一是合理划分职业等级,设置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等5个职业等级。二是按照各职业等级要求,分别确定清障岗位职业能力特征、申报条件和鉴定方式,以及与清障岗位相关的十个方面理论知识和结构比重。三是将十个方面理论知识区分出低、中、高层次,分别明确五个职业等级一一对应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四是形成评价规范与配套实施材料。在开展上述系列工作基础上,顺利完成了《清障岗位技能鉴定评价规范(讨论稿)》《岗位培训教材之基础知识》《岗位培训教材之1—5级专业知识》《技能鉴定考核题库》,以及五个等级操作鉴定评价标准和评价规则等的编写,成稿字数总量超过130万字,为填补行业领域空白迈出了坚实一步。
三、取得成效
一是解决发展通道与传统机制不适应的问题。突破“天花板”,拓展向上发展空间,探索建立技能岗位与管理岗位、技术岗位相对应的等级制度,推动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相应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同等待遇,打通企业技能型员工职业晋升通道“最后一公里”。
二是解决激励措施与创新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开展产业工人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试点,探索“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知识产权银行”等做法,推动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创新成果参与收入分配。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制度,努力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创新者多得。三是解决技能人才与发展形势不适应的问题。依托岗位技能自主鉴定,全面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发挥技能兴企、人才强企作用,打造“大师工作室”“工匠工作室”“劳模工作室”,建立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资金支持计划,以满足公司近年并购重组、海外拓展和综合发展的需求。
拼搏正当其时,圆梦恰逢其势。宁沪大力弘扬“精益求精、创新超越”的工匠精神,培育和造就更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能工巧匠,为江苏交控打造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与江苏率先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区”贡献力量!